韧竹万杆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59章 召见徐光启,后面还跟了一个尾巴,重生崇祯,魏忠贤没死,挺急的,韧竹万杆斜,菊香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现在徐光启官复原职,重新就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,协理詹事府事宜。

再往上就是礼部尚书,登堂入阁了。

四十一岁才考中进士的徐光启,能在六十多岁混到现在的地位,完全靠的是实打实的真本事。

他在被贬回家之前,一直在替朝廷选兵练兵,购买铸造红衣大炮。

也悄悄在打造一支葡萄牙人,为主的外籍雇佣军团。

如今徐光启蒙崇祯一纸诏令,官复原职,他的心情是激动的。

只是到京以后,多日不见圣上召见。

徐光启只能在翰林院和詹事府这样的清水衙门,来回坐堂喝茶。

还要听那些腐儒谈经论道。

这些腐儒谈经论道,闲的没事干聊也就罢了。

他们还看躲在一边的徐光启,很不顺眼。

时不时还要拿徐光启的信仰,徐光启的教名保罗,这些和明朝官员不同的地方。

用来开玩笑。

这些事情,徐光启自信教以后,见得多了,已经学会了自动屏蔽。

曲高和寡,知音难觅。

一帮子腐儒,读四书五经读傻了,早已经不通实务。

一旦到了地方任职,必然百无一用,被胥吏所欺,成了摆设的木偶。

他徐光启暗笑这些翰林院,詹事府的官员大都是这样的情况。

皓首穷经,尽读无用书,中了科举为官之后,还是只知空谈,与国无益。

尽是一些蠹虫罢了。

那些官员则是看不惯徐光启全家入教,不敬法祖,违背儒家经意的离经叛道。

所以徐光启一般都是去翰林院,点卯喝茶看看邸报,见了同僚只是点点头,不再深交。

类似于旧时空体制内,快要退休,谁也不鸟,领导更不鸟的老科员派头。

基本上就是一个隐形的存在。

今天,天气很好,放晴了,万里无云。京城中难得,没有大风的天气。

冬季里,京城的人们不用一张嘴,就喝二两土。

徐光启坐着轿子上翰林院。

掀开轿帘,徐光启抬头看看天空,碧空如洗,让他想起了江南的如诗如画。

徐光启心中不禁感叹,为官者,如水之浮萍,真是半点不由己身。

徐光启照例上午先去的翰林院,下午要是没有什么头疼脑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唐腾飞之路

青岛可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