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天派流浪的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3章 林黛玉果真不喜欢李商隐和他的诗?,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,乐天派流浪的猫,菊香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《红楼梦》第40回写了一个有趣的细节,宝玉要拔去大观园的破荷叶,宝钗说何必呢,让园子闲一闲吧,哪有功夫去收拾它?黛玉则打趣道:"我最不喜欢李义山(李商隐,以下同)的诗,只喜他这一句:`留得残荷听雨声。`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。"

一向唯黛玉是听的宝玉便放弃了清理破荷叶的念头:"果然好句,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。"

由此,关于林黛玉喜不喜欢李商隐的诗便成了读者争论不休的话题,有说喜欢,有说不喜欢,莫衷一时,没有定论。

不过,从《红楼梦》诸多场景及两人的诗风对感情的态度等等相关情况考证,愚以为:

林黛玉其实是认可李商隐的,尤其对他清新自然的七言诗,更有好感,只是对他"无题"为主晦涩难懂的爱情诗,不主张初学诗的人学习仿写,那样会显得不伦不类。

何以这样认为呢?不妨说道说道。

一、"留得残荷听雨声"道出的玄机

先还是从林黛玉喜欢的"留得残荷听雨声"说起,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《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》:

竹坞无尘水槛清,相思迢递隔重城。

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

这是一首有名的抒情诗,很有情韵:

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,诗人暂宿在一个骆姓人家,在他家修竹环绕的亭子里,亭外是清澄的湖水,因连日天气阴霾,似有下雨的迹象,霜色不觉也晚了。就在这样寂寥的氛围里,诗人忽然想起了长安的两个朋友崔雍崔衮,又仿佛听见点点滴滴的秋雨洒落在了枯荷上,发出沙沙的声音。

字里行间里,表达出诗人远离尘嚣之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尤其是压轴点睛的最未句,"留得枯荷听雨声",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秋亭夜雨的景色,诗人别样的相思之情亦跃然纸上。

这样的情景相融,这样的直抒胸臆,与林黛玉当时寄居在贾府时的心境何其相似,由此产生共鸣,故这首诗也深得她的喜欢,尤其是"留得枯荷听雨声"折射出的唯美意象,清新自然中别有的一番情韵,更让林黛玉大赞不已。

当她听见宝玉宝钗对园里荷叶处置的争论后,感同身受,于是就随口念上这句诗,只将"枯荷"念成了"残荷"而已。

可见,林黛玉其实很懂李商隐,对他清新自然的这类抒情诗更是赞不绝口。

二、"宝钗无日不生尘"暗藏的门道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[原神]我爹!钟离!打钱!

清风瑶华

身为持明龙尊的我怎么在提瓦特![原神]

锈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