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天派流浪的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8章 林黛玉是怎样教香菱写诗的?,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,乐天派流浪的猫,菊香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《红楼梦》48回详写了拜林黛玉为老师的香菱用心学诗的整个过程,可谓浓墨重彩,值得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借鉴学习。尤其是香菱根据黛玉的要求,读完《王摩诘全集》跑来换"杜律"读时,师生二人那段非常经典的对白尤为吸睛,更具参考价值:

黛玉笑问香菱:"共记得多少首?"香菱笑道:"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。"黛玉道:"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?"香菱笑道:"领略了些滋味,不知可是不是,说与你听听。"黛玉笑道:"正要讲究讨论,方能长进。你且说来我听。"

这段对白,不仅体现了香菱学诗的认真态度,还导出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关键之处。在黛玉看来,没有基础的诗歌爱好者要写出一首好诗,首先得做好基础的循序渐进的三步曲,方能迈进创作的门槛。

第一步就是"记忆",即多读名家诗作,如王维、杜甫、李白的名篇,平时就要多读多记。"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"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故林黛玉首先要求学诗的香菱认认真真的读完她在《王摩诘全集》圈红的作品。待香菱来换"杜律"读时,便问她记住了王维多少首诗。正因香菱熟读了王维的诗歌,有了底子,后来才能与老师林黛玉探讨《塞上》,对"直""圆""白""青"等字的运用有了自己别开生面的见解。

可见,"记忆"是香菱学诗的门槛。香菱若不熟读王维诗作,不记名篇佳句,只站在门槛外凭自己的"双商"随兴写诗,很大程度不过是无病呻吟,断然是写不出好诗的。如同表面喜欢旅游的人去景点"打卡"一样,仅是到此一游,附庸风雅表示去过而已。

第二步"领略",则在"记忆"基础上要求更进一步,要对熟悉的诗句认真体会,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?有什么用意在里面。所以,林黛玉问香菱"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?"

林黛玉实际上就是强调,熟读多记名家诗作,目的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明白作品的内涵,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,夯实写诗的基础。

这其实就是研习的过程。如同去旅游地先走走看看,再到景区内实地体验感悟,而不是走马观花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好比知道了某个景点,但没身临其境,也就理解不了景点何以是景点了。

第三步"讨论"就是学诗"方能长进"的紧要之处。记住了诗句,领会了意蕴,对此进行"讨论",就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,增进理解与共鸣,从而步入学诗的佳境。

如同到一个景区后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疯批美人在怪谈横行霸道

小主已陌路

末日来临:穿越者另有其人?

吃我一记咖喱棒

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

ERROR不能用